当前位置: 首页  »  专题专栏  »  森林济源
【牢记殷切嘱托 守护绿水青山】保生态促发展 绿了黄河翠了青山
发布时间: 2021-09-17 | 来源: | 作者:

  工业文明发展后,超前的生产力和对物质资源渴求,使人们加大了对自然利用、索取的强度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工业生产造成了资源耗竭、水土流失、沙漠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,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,人与自然从来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,唯有与自然相互依存、和谐共处,才能实现千秋万代的发展。

  
  1998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,济源因地处小浪底水库北岸,生态位置尤为重要,因此被列入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范围。
  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,从源头上控制森林资源消耗
 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,是实施天保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,是保护天然林资源强有力的措施。根据国家批准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,除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保留一部分农民自用材、薪炭材的资源消耗,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区划为商品林的以外,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停止一切天然林商品性采伐。全面停止天然林一切商业性采伐,不仅减少了木材采伐量,据统计,2011年天保工程二期实施以来,累计减少采伐木材50万立方米,增加了木材蓄积,增加了单位面积蓄积量,提高了森林质量,提升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,还改变了林区群众和林场职工的生活经济来源和生活生产经营方式,促进了多种经营,改变了树种的种植结构,促进了速生丰产林的发展,为保护天然林资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天保工程实施后,林区生产实现了由木材生产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,林业职工由过去的砍树人,变成了现在的栽树人、护林人。
  
  构建全方位管护网络,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
  森林资源管护是天然林保护的核心任务,通过管护提升森林的质量和数量,发挥最大生态效益,是天然林保护的终极目标。天保工程的实施,实现了集体林区管护的从无到有,实现了森林资源管护的全覆盖,全面落实了森林管护责任制,组建了280人的护林员队伍,采取网格化、智能化管理,建立健全了管护体系,为森林资源安全、森林质量提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
  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,绿了黄河翠了青山
  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是指天保工程实施的封山育林、飞播造林、人工造林建设项目。工程实施20年间共完成封山育林12.3万亩,人工造林2万亩,飞播造林4万亩。
  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,保障和改善民生。为解决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后林农收入减少的问题,国家向纳入范围的重点公益林,每亩每年补助16元,其中用于农户的补偿为每亩11.2元。每年用于农户的补偿资金达467万元,惠及农户16000多户。
  保民生促发展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  天保工程不仅是个林业工程,更是一个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系统工程。工程实施以来,通过一次性安置、社会保险、生态效益补偿等维护了林区稳定,促进社会发展、经济发展,推动林场职工增收,推动林区转型,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。近年来,济源依靠良好的森林资源,旅游业迅速发展壮大,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,森旅游年接待游客1230万人次,旅游年收入60亿元,对年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10%以上,国有济源市南山林场、王屋山景区入选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,2018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,这也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  工程实施以来,济源有林地面积由69万亩增加到129万亩,活立木蓄积由261万立方米增加到386.5万立方米;国有林区职工实现了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等五项保险全覆盖;工程区内国家级公益林农户得到了补偿,2011年至2018年累计补偿2560万元;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明显改善,保存有华北地区较为完整的原始森林,有北半球纬度最高的猕猴群落,金钱豹、金雕、黑鹳、原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重现林区。林区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,自觉地提高了资源保护意识,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,全社会已经形成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共识和信念,天然林保护工程已成为繁荣生态文化、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。
 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从来不是对立的,保护环境并不意味着不能发展经济,发展经济也并不代表一定要牺牲环境,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密不可分。“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”,自古以来,中国人就秉持“治国安民要顺应自然之势”。当我们深处自然,享受自然带给我们那份宁静舒适的同时,更需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敬畏自然,像爱护眼睛一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

主办: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林业局 | 技术支持:河南济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大道西段 | 邮编:459000 | 投稿信箱:jylybgs@126.com
热线:(0391)6913100(工作时间) | 传真:(0391)6913102 举报投诉
网站标识码:4190010054 | 豫ICP备案号: 豫ICP备2022021976号
豫公网安备:4190010241094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