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 »  林业动态  »  林业动态
守护大亚豁
发布时间: 2021-12-15 | 来源: | 作者:

  

  护林员正在巡山。记者 段二平 摄

  
 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金钱豹。(资料图)
  
 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红腹锦鸡。(资料图)
  位于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、海拔1000米以上的大亚豁管护站,是愚公林场黄楝树林管中心四个管护站之一,境内有原始森林、原始次生林3万余亩,是济源海拔最高、位置最偏远的林业管护站。
  这个管护站,老一辈护林员王法团守护了50年。如今,李平波、来留文、赵欣欣3位年轻的党员退伍兵接过了绿色“接力棒”。
  把林区当军营,把林场当战场,守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、万物生灵。这份沉甸甸的责任,他们扛起来了。
  传承——不变的坚守与情怀
  12月初,山里的早晨寒冷刺骨。
  “喔呜——喔呜——”一大早,大亚豁管护站护林员李平波顺着林间小路开始巡山,一边走,一边呼唤猕猴。
  “冬天山里缺食物,得让猴子吃点‘小灶’。”李平波说,叫猴的“本事”,他是跟王老师学的。
  王老师就是王法团。这位林业战线的“老兵”,从18岁招工到退休后返聘,在大亚豁守了整整50年。
  李平波原是一名海军航空兵,先后在辽宁葫芦岛和中原某飞行基地服役,2019年转业到愚公林场。刚走出军营,李平波血气方刚。大亚豁的偏远孤寂和单调枯燥的工作,让他一时转不过这个“弯”。
  那段时间,王法团天天带着李平波巡山。用王法团的话说,就是要让他“练脚板,磨性子”。
  “喔呜——喔呜——”随着王法团的声声“召唤”,一只只可爱的猕猴唧唧唧唧地叫着,从四面八方的坡上飞奔下来,夺食老人带来的玉米棒子。
  “这么神奇?”李平波吃惊地问。
  “每天喂食,它们把我当‘亲人’了。”王法团笑着说。
  不仅如此,王法团还叫得上这片林子里各种植物的名字,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。比如,青檀耐旱耐寒,树皮能做宣纸,是稀有树种;连香木喜湿,多生于沟旁低湿地或杂木林中;栎树品种多,有栓皮栎、橿子栎、槲栎等十余种……
  说起这些,平日不善言辞的王法团如数家珍,侃侃而谈。李平波被打动了,他开始重新审视这片山林。
  “林区的一草一木、万物生灵,都是老一辈护林员用心交下的‘朋友’,是他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。我们有责任、有义务守好这片林,保护好这些生灵。”李平波说。
  跟随王法团的足迹,李平波一次次走进原始森林深处。衣服挂烂了,鞋子磨破了,脚踝几次被蚂蟥咬得血淋淋。但是,当看到镜头里金钱豹的情侣照、亲子照,林麝、黄喉貂、果子狸、狍子等各种动物在镜头前跑来跑去,他觉得所有的劳累都不翼而飞了。
  两年多来,他学会了早出晚归、穿林越壑巡山护林,学会了配合科研院校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和教学实习交流,学会了手持遥控器,让无人机在森林上空翱翔……
  他说,守林有责、守林尽责,就是林业人最好的传承。
  赓续——用新科技守护“老林子”
  随着一架无人机从森林掠过,大亚豁林区上空传来阵阵清晰的喊话声。
  “这就是我们的新装备——无人机。”正在操作无人机的护林员来留文告诉记者。
  32岁的来留文、赵欣欣,是今年刚刚被分到大亚豁管护站的两位党员退伍兵。
  有人心里犯嘀咕:“这俩年轻人,能留得住吗?”此前,有个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过来的年轻人,干了几个月就辞职了。原因是“离家远,太孤单,没意思。”
  对来留文、赵欣欣来说,刚出军营,又进深山,与家人朝夕相处的愿望又成了奢望,心里难免不是滋味。
  这两位有着12年兵龄的小伙子没有怨言。他们把林区当成第二个军营,一步步在这里扎下了根。
  为适应林业新形势、新要求,满足新时代林场建设需要,今年3月,愚公林场将购置的10架无人机配备至偏远林区。
  对历来一直靠护林员徒步巡山的林区来说,无人机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,也给了年轻护林员们大显身手的舞台。
  无人机操作看似简单,却是个精细活。李平波、来留文、赵欣欣等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,认真钻研无人机的操作应用。他们一方面积极参加专业培训,另一方面不断摸索,交流使用心得。
  “无人机能够通过远程遥控,观测半径10~20公里范围内的森林火情,在短时间内完成日常巡护工作。”来留文说。
  “玩转高科技,还得靠年轻人。”从事护林工作32年的老护林员赵武战感慨地说。从传统的背着干粮徒步巡山,到如今凭借“天眼”对林区进行无死角巡查,新的巡山护林模式让也让护林更加高效。
  护林员的巡山“装备”,也从过去的拖把、食物、水,变成了现在的手机、电脑、遥控器。
  责任——像对待生命一样守护绿水青山
  “工作重要,责任重大。”新人报到第一天,示范区林业局党组成员、愚公林场场长栾科都会给他们讲这句话。
  大亚豁管护站境内的原始森林、原始次生林,是太行山区重要的绿色宝库,已知有南方红豆杉、连香树、领春木、银杏等植物1800余种,金钱豹、林麝、猕猴、大鲵、金雕、黄喉貂等野生兽类40余种,鸟类170多种,被称为动植物的“基因库”。国内多所科研院所把这里作为科研基地。
  “家底”愈厚,责任愈大。
  “保护森林生态,是一个关乎祖宗和子孙后代的事业。我们一定要守好绿水青山,筑牢生态屏障,让这里成为王屋山上的塞罕坝。”栾科说。
  近年,随着改革的深入,国有林场正在实现由粗放到集约、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化,急需培养一支能够担负新时代新使命的林场职工队伍。
  栾科欣喜地看到,具有吃苦耐劳、坚韧不拔、甘于奉献精神的退伍军人,正在成为林业一线的中坚力量。
  从黄楝树林管中心主任张戈,到一线护林员冯学雷、郭伟、李盼,他们把林场当成第二个军营,守林有责,守林尽责,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、贡献者、引领者。
  他们不但继承了老一辈林业人吃苦耐劳的精神,而且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,接受新技术、新事物,为林业工作注入了活力。
  “要学的东西太多了。”来了半年多,来留文、赵欣欣始终感觉自己是一名新兵。“术业有专攻,既为林业人,就要专攻这一门。”现在,他们一方面认真学习动植物知识,另一方面努力学习新技术,增强森林防火技能。
  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从军营到林场,从“门外汉”到“森林通”,这群佩戴着党徽的退伍兵,正在巍然屹立的太行山上扎下深深的根。 
  来源:济源日报

主办: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林业局 | 技术支持:河南济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大道西段 | 邮编:459000 | 投稿信箱:jylybgs@126.com
热线:(0391)6913100(工作时间) | 传真:(0391)6913102 举报投诉
网站标识码:4190010054 | 豫ICP备案号: 豫ICP备2022021976号
豫公网安备:41900102410949号